|
最近在地处南方粤北山区的阳山县杜步一带石灰岩群山竟发现了多处古长城遗址,因未见于当地史料记载,这些神秘古长城的身世一时迷雾重重。
阳山县境内多为石灰岩溶蚀山地,自古便是粤北与湘桂间的水陆交通要冲。发现古长城的杜步镇距离阳山县以南约40公里,这里群山起伏,地势险要,古长城的遗址是因近期清连公路高速改造绕山开拓施工便道时,被施工人员发现的,遗址坐落于清连高速杜步大桥南北两端的山脉上,古长城的残垣断壁游走几座山脊,长达数公里。
在发现者卓先生的引领下,记者一行来到了山脚下,放眼远眺,山顶上隐约可见有斑驳的石墙蜿蜒起伏,在烈日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似乎依然在警惕地守卫着永恒的秘密。
“因为到处是石头,植被稀疏,这片山区人迹罕至,所以鲜有人知道古长城到底有多长。”据当地村民说,他们也是偶然放牛或上山拾柴才看见山顶有碉楼和城墙的,但没人敢沿着山脊的遗址走下去。尽管城墙依稀可辨,但要沿山边往上攀登,除了遍地的荆棘和尖利的石头,竟然没有发现一条上山之路。
侦察兵出身的卓先生一马当先为我们开路。时值晌午,火辣辣的太阳烤得我们大汗淋漓,整座山头都是1米多高的灌木丛,竟然找不到一片遮阳歇息的地方。在手脚并用,狼狈不堪地攀登了一个多小时后,记者才终于摸上山顶。
眼前的古长城呈东西走向,雄踞在山顶,四围群山良田阡陌尽收眼底。长城的垛口与女墙大部分未坍塌,虽长期经风吹日晒雨淋,石头的表面并未风化。城墙全部用片状的石料精心垒成,高约2米,宽约1.5米,连绵数公里,绕山跨涧,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岭上,虽历经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完好如初,在岭南实属罕见。
在最西边的山顶,一座高约6米,宽约5米的石头门垛森然耸立,气势不凡,当年可能是箭垛或哨台。这段古长城全部由页岩堆砌,居然不用灰浆黏合而成。门垛基础为条石,每块重约数吨。
在一座基本完好的哨台门楣上方嵌有一块石牌匾。石面上刻有“泰阶星平”、“宣统三年立”,字样十分清晰,仿佛刚刚才完工。
那重量过千斤的大石块,在这四处悬崖绝壁的地方当时是如何运上山的,又是如何建的,目前尚无证可考。
在一段保存较好的城墙中间,连接着一座坚固的四方碉堡,其顶部及底座的巨型大石每隔20厘米就有一个人工凿成的石洞上下对应,估计当年此处安放有结实的寨门,门四周的石凿痕清晰可辨。古长城墙身上每隔几米就留有一个小孔,显然利于观察和射击之用,军事防御功能一目了然。极目四望,古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山顶之上。
记者从清远文博部门获悉,阳山地势险要,历史上常屯军用兵,各种古堡城墙遗址多有发现。这些古长城等军事工事的出现均与那些兵荒马乱的年月统治者防御南方农民起义或征战围剿不无关系。
清远博物馆的黄馆长认为,成规模的古长城在中国南方难以寻觅,在清远史志更尚未有记载。阳山古长城的浮现其文史价值不可忽视,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须善加保护。
说法一:
地方实力派家族武装修筑
“宣统三年即1911年,正是旧历的辛亥年,此年爆发辛亥革命,清王朝宣告灭亡。”清远有研究古建筑的学者认为,此时气数已尽的清王朝不太可能再拨出庞大银两、驱动众多劳力修建如此大工程,“泰阶星平”、“宣统三年立”的石刻当推断为古城墙乃当时势力较为雄厚的地方家族武装集团为求防匪自卫而重修的防御工事。
此说法似乎与当地民间传说颇为吻合。长城脚下一个何屋村的老人何师光告诉记者,据村中祖上相传,山上长城自明末清初已现雏形,后经族中何姓先辈前后14代人的苦心营造,围绕村周的长城鼎盛时期一度扩建到3公里左右长,其主要用途还是抵御猖獗的土匪攻城略地,保卫家族妇孺以及财产。
说法二:
与太平天国余部有关
当地有文物工作者认为,尽管杜步的古长城远不如北方长城高大坚固,但是它并不缺少作为长城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所应该有的功能,像哨卡、堡垒关口等一应俱全。根据其采用的石料、建筑风格之统一,且在崎岖峻岭兴师动众而建,背后必有严密的政权组织和雄厚的财力支撑,其规模非一般乡绅家族能力所为。
而阳山县博物馆的欧馆长就初步分析说,根据古长城的地理位置、规模和石刻来分析,其建筑年代和成因可能与太平天国农民军残余部队在岭南阳山一带的军事活动有关联,但具体的年代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阳山县博物馆一位退休的老人透露,类似的古军事设施曾在杜步西南约50多公里的阳山县边远山区杨梅镇也有发现,那里的山脊遗留有上百个野外古灶,当地民间传闻为当年太平军行军野炊所遗,后该地因此得名百灶坪。杜步古长城是否与杨梅百灶坪有遥相呼应,有待专家考证。
转自《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