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豆腐之所以称之为大豆腐,原来是因为它一“砖”竟重约1斤,难怪其有“大豆腐”之称。
而现在因为方便油炸的关系,将其一开二,每“砖”亦重半斤。据服务员介绍,“阳山大豆腐”是由英德张龙溪后代迁徙至阳山小乡村时,并将其制作豆腐的技术传入阳山,这种豆腐色泽金黄、四面圆转、口感嫩滑且有久煮不烂的特点。
阳山大豆腐无论在用料上还是在制作工艺方面均非常讲究,在许多细节上与众不同。而且阳山山泉洁净,因而制作出来的豆腐特别嫩滑、鲜美。为了使豆腐成型,用一种名叫“盐卤”的材料,以保证口感的嫩滑。
前期工序与一般的豆腐没什么区别。接着是“撞豆腐”:把豆浆倒入大木房(桶)内,一边加盐卤一边用一根木条不停地搅动。盐卤不可多加,多则豆腐易“老”,不嫩滑,而且最后炸不成圆角,少则会使豆腐块滴水,油炸不透。这个“搅”也挺讲究,搅多了则豆腐不能成块状,变成水了,搅少了也不成。
搅完后用布罩住木桶边缘约30分钟左右,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豆浆倒入纱布内,用纱布覆盖其上的豆腐架后,把纱布盖在豆腐花上,再搬上石块压住。待豆腐架内不再有水滴落,即进行“反格”:将整块豆腐迅速地反过来倒置,按照压出来的纹路逐行切成一块块的豆腐,是为水豆腐。豆腐块压干水分后,将刚才煮豆浆烧过的灰烬放入豆腐格的底部撒匀,然后在灰上盖上纱布,把水豆腐轻轻地摊在布面上,此步骤之目的在于又自然又快地抽去豆腐里的水分,而且不会影响到豆腐的口感。
豆腐水分干至一定程度,即进行最后一道工序--油炸,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稍为不慎则前功尽弃,油炸时的火候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火小则影响色泽,猛火则易焦。油炸时并非一炸到底,而是分为几个步骤:下油锅炸一会儿,而后捞起放至微凉,再炸,再捞起,放凉,这样反复六次,才算是大功告成了。所以,不掌握好火候或没有足够的耐心,是制作不出真正的阳山大豆腐的。而经炸制的大豆腐,据服务员讲会放在注满山泉水的桶内保存,因阳山的山泉水含丰富的矿物质,因而能延长大豆腐的保鲜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