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人鱼真的美吗 于 2014-8-29 16:56 编辑
甘肃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
黑龙江绥芬河
内蒙古策克
内蒙古二连浩
新疆阿拉山口
新疆红其拉
在我国边境上,与铁丝网并存的还有一种常见的景观——国门,这是一种高大的门状建筑物,形式往往借鉴传统:牌楼式、望柱式、城楼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一座都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有的国门已经成了旅游景点,如内蒙古满洲里与俄罗斯间的国门,这里的国门如今已有五代:第一、二代是俄国人所建,后几代是我国所建,第五代国门投资2800多万,已经承包给一家旅游公司运营。但大多数国门还搞不起来旅游业,只是在荒野中挺立着,形单影只。 我去过甘肃省与蒙古国边境上的一个国门——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国门,国门相当于10层左右高的楼房,外立面是红色的,在荒野中十分醒目。只是周围一个人影也见不到,蒙古国方见不到一座建筑物。类似这样在旷野中挺立的国门还有许多:二连浩特国门、阿拉山口国门、红其拉甫国门等。我看到的情况是,凡是边境上两国交往的口岸,中方都建有国门,对方却较少修建(即使有,也很简易)。因为是中方单方所建,因此国门都不真正建在边界线上,而是建在中国境内,距离边界线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进入中国的人,是先跨过边界线,再入国门的,即先进屋,后入门。有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8年,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家批准的一类陆上口岸已有76个,这些口岸大多建了“国门”。边境地区的这些国门,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国门景观群”。写这篇文章时,我查到一篇博士论文,是专门研究边境线上的国门的。文章把“国门”等同于我国陆上口岸的建筑,其中主要篇幅是探讨国门的意义以及怎样设计国门。作者认为国门的功能是承载着纪念意义,是国家形象的载体(事实上,边境上的那些国门也的确被修成纪念性的国家象征物)。因此,国门形象的设计应该具有国家元素,体现国家形象,还应有地方特色。 国门,大家心领神会的意义,就是“国”与“门”的意义的组合。所指称的事物无非就是口岸,即国家指定的,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边)境的港口、机场、车站和通道。口岸不仅陆上边界有,海岸港口上有,深入内地的大都市机场中也有——北京的机场路被称为“国门大道”,机场路附近有“国门大厦”等酒店,就说明人们对国门的理解就是口岸。看来陆上边界口岸只是国门的一种,此外还有机场和海岸的边境口岸。从口岸,即从人员、货物出入一个国家指定地点的角度看,真正的国门在空中和海岸。
满洲里
如果说空中和海上的国门是理论上的、抽象的,国门必须落实到地上,那么中国各地机场的入境大厅里一个个边检入口就是。今天出入境的人大多数是经过空中,由机场的口岸出入的。经由陆上边境那些国门群(主要是北方和西北方)出入境的人数,与从空中出入境的人数比起来,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仅举一列,北京首都机场每天出入境的人均在数万以上,而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国门1992年—1993年两年间的出入境人数才820人。若从货物的数量看,那些经由陆上边境的国门出入的货物数量,更是无法与海岸上那些港口相比了。从口岸的角度看,陆地边界的国门与机场和海港的“国门”比,实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因此也没有必要搞得那么高调和夸张。 边境线上设置口岸设施,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不一定非要搞成纪念性建筑物,如果这个口岸确实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那也应该纪念,但我们的国门大多数不知纪念什么。而且中国的边界大多是由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的武力威逼下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决定的,纪念什么呢?如满洲里的国门,国门北方不远处就是清政府与俄国人签订《尼布楚条约》的尼布楚城(现在俄国人已更名为“涅尔琴斯克”)。《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国与外国的第一条有现代意义的边界。历史学家认为,尽管中国在这个条约中做出了让步,但还算是平等的,若是满洲里的国门建在尼布楚,纪念条约的签订,我觉得倒也可以。但是近百年之后,屈辱的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彻底取代《尼布楚条约》,中国被迫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给俄国。在满洲里西南方不远处的诺门罕,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与苏联红军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和蒙古国在此打了一场20多万人参与的大战——诺门罕战役,为的是争夺哈拉哈河边的一块土地,这一仗确定的边界使中国东北段的边界线一下子凹进来,把呼伦贝尔大草原撕开,形成所谓的鸡脖子。满洲里更是丧权辱国的东清铁路(满洲里至俄罗斯海参崴)的起点……我真不知道满洲里国门纪念的是什么?满洲里的旅游手册上介绍国门时,总强调第一、二代国门是俄国人建的,整个中俄边境在苏联未解体时长达万里,但是俄国人只在满洲里建了一个国门,为什么?因为对他们来说,满洲里的确是值得纪念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