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台触摸显示屏,可以查清村务账;一个微信账号,能够了解村集体资产最新动向;一间开标室,管住村资产“透明”交易。去年年底开始,广州番禺区纪委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积极探索加强对全区177条行政村的集体“三资”监管新路子,通过全面试行农村“三资”进“网”、进“场”,将村“两委”、村官权力关进“笼子”里。
番禺区通过面向全区177条村开设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与交易电子平台、农村党廉信息公开手机短信及微信平台,让村“三资”明细及动态进“网”,实现村“三资”阳光管理;还在全区16镇街设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交易中心”,推行村资产资源“进场”交易,防止权利寻租、暗箱操作等行为。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进“网”、进“场”,究竟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带来多大效率?数据显示,自去年年底全面启动农村“三资”“进网”、“进场”一系列监管模式探索以来,今年1至4月,番禺区纪检监察系统共受理农村基层违法违纪问题信访件47件,其中涉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的信访件44件,较去年同期的89件和79件相比,分别下降了47.2%和44.3%。
番禺区纪委书记李广杭介绍,数据显示,农村“三资”“进网”、“进场”的监管模式启动以来,区纪委接到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的投诉量大幅下降,说明这些监管在建立公开透明、村民满意度高的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上发挥了实效。李广杭介绍,下一步,番禺将进一步完善全区智能防腐信息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交易事务公开,推动番禺农村“三资”管理和交易事务实现公开透明高效地制度化管理,对刻意违反规定规避交易平台和交易中心监管的私下交易行为实行“零容忍”。
前端连着村民,后端连着纪委
农村“三资”进“网”
一直以来,不少地处珠三角的村镇都以富裕著称。据熟悉番禺农村情况的官员介绍,在番禺,全区共有177条行政村,村级经济相对比较富裕。改革开放以来,番禺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村集体可支配的资产、资源、资金日益增加。但由于过去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未健全,频繁的对外经济往来也给地方村干部带来了权力寻租空间,滋生了不少的农村基层腐败问题,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村集体资产资源状况不清晰,要实现有效监管就无从谈起。”番禺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郭轩宇介绍,为了让村“三资”管理和交易真正实现公开、透明、高效率,2013年初至4月份,番禺区纪委两次启动全区农村“三资”家底摸查。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理、核实和公示,番禺区各村的资产资源状况现在已经变得清晰明朗,真正实现了“家底”透明化,这些基础为农村集体“三资”阳光化运作打了个好基础。
查清了家底,怎么管好账本?管好村“三资”的“财务管家”很重要。番禺区纪委介绍,过去农村的资金账务管理,常常因为账目混乱、监管乏力而受到村民群众诟病。
为了防止村务会计在具体工作中成为利益“自己人”,番禺区纪委对症下药,采取“双管齐下”,一方面对农村会计管理全面实行委派会计制,即由镇街统一向社会招聘会计人员,除了统一规范会计的业务能力要求,还采取“五年一次轮换”的交叉异地轮岗驻村的方式,将会计委派到各村担任会计工作。这样既保障了农村的会计核算水平,又做好了利益回避,加强了农村账务风险防控。
另一方面,在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基础上,推行使用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在互联网上对各村党务、事务和财务进行公开,并要求将各村务明细账全部“进网”、录入区农村集体财务运行监控分析电子平台,促进农村集体资金的阳光化管理。实现村民通过一台触摸显示屏就能查清村务账。
番禺区农业局方面介绍,为了有效地管好村集体的资金,番禺还在区农业局成立了全区性的村级财务监控中心,借助农村集体财务运行监控分析电子平台,区和镇街主管部门实现网络实时动态监控及定期审计。
在最先试点农村“三资”监管进“网”进“场”的甘棠村,记者在村委会大堂的村务公开电子信息系统看到,只要点击触摸屏,就可以清晰地查找到每个季度的村各项支出明细,村干部收入明细,村资产资源最新动向,以及每次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会议纪要等。
为了能够让村民更方便及时地了解村财务状况及“三资”动向,番禺区从去年11月份开始,在全市率先推行使用农村党廉信息公开手机短信平台和“廉洁广州”微信平台,将全区77000多个村民户代表的手机号码录入短信平台或微信平台,每月将村集体财务收支、资金结余情况,通过短信公开至各村民户代表,或村民自己登录微信查询。村民要了解村账务明细及村的最新账务动态,只要动动手指看看微信就可以知详情。通过百姓和纪委两头的监管,让农村集体财务资金管理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村民群众对有关村集体资金财务收支管理的投诉已大幅度减少。
集体资产资源信息高度公开
“三资”进“场”交易
“农村集体利用资产资源进行招商引资时,村民最怕的就是交易流程不清晰,交易监管不到位。”番禺东环街甘棠村村支书苏志生介绍,要让村民们满意,除了要把村里的家底清清楚楚的晒出来,让村民看得懂、看得明白,还要让村里的每一笔资产、资源交易公开化、透明化。
为加强对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的有效监管,番禺区纪委采取村资产资源普通交易进电子平台,大单交易进镇街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交易中心交易。其中,“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与交易电子平台”录入了全区各村村集体资产资源所有数据,能够做到既对交易程序实时动态监管,也会对即将到期的合同实行自动提示,提醒监管人员及时做好监督工作,防止“暗箱操作”。负责全区各条村“大单”资产资源交易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交易中心”,在番禺共有16个,分别负责全区16个镇街“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与交易电子平台”管理、交易流程监管、交易现场监督以及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
在位于钟村街人民路76号文化大楼8楼的钟村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交易中心,记者看到,交易中心设有开标室,用于组织村集体进行资产资源的现场交易,并设有电子公告栏、触摸屏等设备,方便村民群众到来咨询了解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交易情况。
为规范村“三资”交易具体运行,番禺区还为此专门出台了番禺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单宗合同面积在20亩以上或出租年限在5年以上的耕地、鱼塘、荒地、林地、滩涂等农用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易;以及单宗合同第一年标的金额在10万元以上,或单宗合同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出租年限5年以上的集体物业(含厂房、仓库、办公楼、商铺、市场等)使用权发包、出租的交易,需要进入交易中心公开交易。
“电子平台”和镇街交易中心的建立,有力规范了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管理和发包、租赁、出售、转让等交易行为,对于进村投资的企业而言,由于村集体资产资源信息的高度公开,其投资项目所承担的隐性风险有所降低,企业便能更放心地在当地投资、生产。既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益,也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番禺区纪委工作人员介绍,自番禺区“电子平台”和镇街交易中心投入运行以来至今年3月底,全区各村已通过镇街交易中心完成了554宗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交易,总成交金额达到17.6亿元,成交价格平均高出底价20.8%,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