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战略的变化
近日,中外媒体的眼光聚焦于一个重要动态:中国军队下半年将举行跨军区的联合军事演习。据媒体报道,这次演习非同小可,涉及4个军区和空军,出动兵力4个作战师近5万人,机动里程达5万多公里。如此规模、如此范围、如此长远距离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演习,建国以来尚属首次。 关于这次演习的诸多特点,媒体已经做了详尽报道,笔者无须多言。但有两个“亮点”不能不提及,这就是4个军区的跨区演习和总里程长达5万多公里的战略投送。根据这一动向,笔者冒昧推测,这次演习预示中国军事战略思想正在悄然发生转变:以东南沿海为重点的军事斗争准备,开始转向应对多方位甚至“全方位”的突发事件上来,“超越2009”将成为这种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标志。
历来是军队在和平时期对未来可能面临战争情况的预演,是对新的军事战略和作战思想的实际运用和检验。应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突出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在加强主要战略方向运筹的同时,注重战役机动作战,这是近些年来中国军事战略思想的要旨所在,其重点亦是立足于应对未来的台海冲突。在此背景下,跨区演习没有超过战役范围,远程投送没有超过战术规模。相比之下,此次将进行的跨区演习,的确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超越”,因为演习的目光已经投向更广阔的战场。
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军事战略思想,总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军事斗争主要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建国以来,中国军事战略思想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逐步转变到主要应付中小规模的局部战争,进而又发展到着眼于应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是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在军事斗争准备的主要战略方向上,从东南沿海到“三北”地区,继而转移到西南方向,其后又回到东南沿海,这也是根据安全威胁的不同,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现在,中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又在进行新的调整,这是促使军事战略思想相应转变的重要动因。
目前,中国军事斗争形势所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台海两岸出现前所未有的缓和局面,和平与合作成为主导趋势,因而那种带有临战、应急特点的军事斗争准备,将会逐步转入立足于相对缓和、相对长远的准备。当然,在台湾局势还存在一定变数的情况下,保持必要的军事压力仍不可偏废,战略上仍须关注这一方向,但战略重点的调整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就战略谋划的要求来说,不谋全局不足于谋一域,而环视中国时下的周边安全环境,确需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今年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趋于严峻,各种事件频频发生,来得突然也相对密集。在朝鲜半岛,因朝鲜发射火箭导致局势骤然紧张,朝鲜在退出“六方会谈”后,正在加紧准备进行新的核试验和远程导弹试验,这一地区的动荡短期内难以消失,前景也令人堪忧。在东海和南海,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有所加剧,相关国家的纷争明显升级,加之中美在南海、黄海相继发生对恃,海上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西南地区,中印领土争端再度凸显,印度领导人公然前往争议地区视察,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积极推进战场建设,显示“军事存在”,印度国内关于“中印必有一战”的喧嚣声也充斥于耳,可见西南边陲亦不平静。
自然界的地理板块碰撞,会打破地质结构的平衡,造成威力巨大的地震。人类社会“地缘政治板块”的碰撞,同样会打破战略布局的平衡,从而带来战略局势的不稳定。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几十年来始终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安全总是相对的,威胁重点却时有不同。开始呈现相对稳定状况,其它地区又有了新的麻烦,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因为如此,正确判断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着眼于应对多方向甚至“全方位”现实和潜在的安全威胁,适时调整军事斗争准备重点,实现军事战略思想的转变,就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必然之举。
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但战略谋划必须善于把握那些具有长远影响的因素。作为未来军事斗争准备来说,加强战场建设,加速海军和空军发展,提高陆军战略投送和进行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这是确保夺取未来战争胜利的三个重要因素。在海上威胁愈益上升,陆地威胁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解决好以上三个环节,就能奠定灵活应对的基础,就能赢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