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组团亲子游暗藏隐忧
最近,一种新兴的亲子游方式受到家庭游客的追捧,他们通过微信、QQ组团,从自发出游到商业团队运作,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然而,这种运作模式的合法性备受质疑。根据《旅游法》的相关规定,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不能经营旅游业务。
亲子游变身“移动成长课堂”
野炊、露营、徒步,这些对于5岁左右的儿童而言,是一种锻炼。这是波波妈妈喜欢这一类户外亲子游的原因,去年6月,她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参与了几个家长QQ发起的亲子游活动,颇有感触。
“对于家庭环境还不错的孩子们而言,需要这种锻炼。”波波妈妈说,出于这种想法,她加入了身边朋友们的驴友圈,他们共同建立自己的QQ群,其中由经验丰富的户外驴友策划线路,目的地多为广州市周边,行程约两天。
波波妈妈的体会是,有别于一般旅行社的家庭休闲游或主题乐园游等常规线路,这种亲子游的活动更多侧重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孩子们学着如何搭帐篷、煮饭,在户外生存,体能得以锻炼,在过程中更懂得吃苦耐劳,旅途中的艰辛,让他们收获、成长。
在旅游业摸爬滚打多年的阿义也尝试着做这样的亲子游活动策划,他将这种形式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亲子游,而将其视为“移动成长课堂”。阿义策划的亲子游活动,类别更为丰富,除了户外露营外,还有到果园摘果,去植物园学习相关知识,举办免费讲座和烘焙课等,类似的活动几乎每周都会举行。
“严格意义上而言,我们将这种活动区别于常规旅游,把它理解成为‘主题活动’更恰当。”阿义表示,这一类亲子游主题活动更像是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多,乐趣多,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这就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
从自发组团到商业运作
户外领队青锋现在是一家活动策划公司的负责人,就在去年,他还只是几个家庭出游时的领队和向导。玩了五年户外的他,虽算不上特别资深的驴友,不过为一般人策划两三日的户外游线路已是绰绰有余。起初,应朋友请求,他带领几组家庭前往周边地方溯溪、露营、野炊,这些户外旅游更适合小朋友。
为了增强趣味性,青锋在他策划的户外亲子游活动中还设置了竞争和奖励机制,加入了游戏环节,小朋友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并且很快打成一片,也一定程度减轻了家长们的负担。
然而做到这样并不容易。青锋坦言,带这样的团更辛苦,并且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他的经验是,每次带团之前他都必须自己完成踩线的工作,出发前帮大家买好保险。旅行过程中,难免会有突发状况,这也十分考验大家的应变能力。在他看来,这个过程既是旅游,也是团队合作,家长和孩子都能在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也是这种自发组团式的亲子游日渐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在波波妈妈的朋友圈中,不少家庭之所以青睐这种出游方式,除了旅游过程互动参与度高,还因为自由度大,价格相对透明。据波波妈妈介绍,一开始几个家庭十几人自发组织的亲子游活动,包车、食宿等费用均属于AA制,而且露营、野炊这些户外活动本身花费就不多,一天一个家庭的花费约在百元之内。
参与的家庭越多,越需要有序的组织。青锋表示,从去年十几人的家庭团队,到今年“五一”期间的亲子游组织,人数已过百,为了能够更好的协调和控制局面,青锋叫上7个领队一起前往。
然而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这种亲子游的运作模式逐渐走向商业化,青锋对此并不讳言。“一开始和我们一起玩的驴友们会有这样的心理落差,之前是自发组织前往,费用AA,现在他们只是参与者和消费者,组织和活动策划工作就交由我们负责。”
波波妈妈对这一转变深有体会。她表示,今年参与的亲子游活动的费用确实比去年高一些。
阿义的亲子游主题活动也搞得风生水起,在他看来,亲子游的市场潜力巨大,而现在这种新形式的亲子游策划,正处在与传统旅行社抢占市场份额的阶段,将活动办得更具亲和力,更深得人心,才能最终赢得市场。他坦言,未来操作模式成熟后,利润空间不小。“毛利率或超传统旅行社,达到10%-20%左右。”
不具备资质组团属于违法行为
纵使这种新兴的组团形式不乏市场,然而合法性却备受质疑。法律对旅游经营者做出了明确规定,《旅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设立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必要的营业设施,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等,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旅游专家刘思敏表示,如果说旅游业特许经营以前还停留在一些行政条例上,去年10月1日起《旅游法》正式施行,也就意味着特许经营已经上升至法律层面,不具有旅游资质的机构组团旅游是违法的。
记者从广东省旅游质监所得到了进一步证实,非旅游企业经营旅游业务属于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但“民不告官不究”,使得一些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的机构有了生存的空间。广东省旅游质监所方面的有关人员表示,目前接受来自非旅行社组织亲子游的投诉寥寥无几,大部分投诉还是关于旅行社港澳游零负团费的。刘思敏表示,投诉率低,并不能改变其违法的性质。买卖双方的确存在自由交易的权利,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消费者应当提高警惕,那就是参与非正规旅游机构组织的旅行团,要承担不可预知的风险。而相比之下,报团参加正规旅行社,维权更容易,且维权成本较低。“要知道,一旦出了意外事故,麻烦就大了。”
取证难造成有法难依
关于取缔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业机构,有法可依,但执法上却存在取证难的问题。“不具备资质就不能经营旅游业务,但如何界定旅游?有些看楼团,也是包吃住行,其中也有一定的旅游项目,你很难判定他是否非法经营旅游业务。”一位旅游质监工作人员坦言,中山曾经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两辆大巴上载满游客,但游客自身也否认是跟团旅游,而是自发组织的活动。实际上,一些机构虽然行组团之实,但以“户外上课”、“主题活动”为名,游客付费埋单,满意而归,这种现象并不鲜见。
业界人士表示,一些“精明”的机构懂得钻空子打擦边球,充当领队和导游身份的人员更名为“助教”和“老师”,行程安排不全然是游山玩水,类似户外运动,主题活动穿插其中,很难将其归为非法经营旅游业务。
刘思敏表示,且不说规定旅游特许经营的意义大小,既然它已上升至法律层面,法律具有严肃性,就应当依法执行。而实际上,“黑导游”、“黑旅行社”的存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南方日报记者 周人果
页:
[1]